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综述
- 来源:辽宁日报
- 时间:2024-10-11 10:14:02
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着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智慧助老”志愿服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公交地铁的爱心座椅和无障碍渡板方便老年人出行……
在我省各地,一个个暖心场景绘就一幅幅“情暖夕阳红”的美好画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有爱家庭”相结合,持续打造“颐康辽养 乐享银龄”服务品牌,努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全省老龄事业稳步有序健康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织密保障网 生活更“有底”
我省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印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省人大修订《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关于人口发展、养老服务、老年健康、老年优待、权益保障、无障碍建设等一系列涉老政策文件出台,为全省老龄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保障。
不断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我省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兜牢底线。截至去年年底,46.2万名老年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28.84万名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服务补贴、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政策,补贴补助标准不断提高。
围绕居家和社区养老、等级评定、能力评估、失能照护、老年助餐等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文件,养老服务工作从“打基础”逐步向“优服务”转变。
完善服务体系 养老更舒心
“不想做饭了,就给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打个电话订餐,饭菜很快就送来。”辽阳市宏伟区奥林园社区80岁的宋福清老人说。
像这样的老年助餐机构,我省有547个。
我省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资源更多地向老人身边聚集。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舒心养老。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民生实事,总计补助1.12亿元支持各市建设150个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推动全托、日托、助餐、助浴、助洁等养老服务进社区、进家庭,积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省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71.5%,总床位4.95万张。沈阳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利用国家资金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1万张。
同时,我省积极推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全省养老机构发展到2371家、床位21.24万张。省直相关部门联合调整完善了养老服务人才奖补政策;各市依托当地职业技术院校、养老服务企业等建立培训实训基地。
让老年人更有“医”靠,我省着力构建包含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63%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1473家医疗机构获评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全省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2000余对,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175家。
打造友好环境 晚年更幸福
“社区有很多志愿服务队,我们当志愿者发挥余热。”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的83岁老人王文义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精神矍铄。
让老年人在老有所为中实现老有所乐,我省发挥老同志作为辽宁红色历史亲历者和见证人的独特优势,开展“讲述六地故事 点亮红色辽宁”主题活动。扎实开展“银龄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终身学习搭建平台,依托高等学校、社区学院、职教中心和社会力量,搭建五级老年教育学习网络。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我省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老年产品研发与生产不断加强,相关市、县(市、区)正在探索布局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全省14种产品纳入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18种产品及服务列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展养老新场景,全省有9个市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用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沈阳市、大连市、盘锦市成立养老或康养产业集团。
老年人生活环境愈加友好。老年人凭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可在全省范围内享受相关的优惠优待政策。建设老年宜居环境,我省已支持3.1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各相关部门以多种形式开展老年维权服务,严厉打击涉老犯罪案件。
目前,全省有153个单位、144名个人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敬老模范人物”光荣称号,118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社会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老年人福祉,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辽宁日报 记者 关艳玲)